1.1用途
SKT系列跳汰机为数控气动立式滑动风阀、筛下空气室结构,该跳汰机广泛应用于分选原煤或中间产品,可将原煤分选成精煤、中煤和矸石三个产品。既适用于分选0~100毫米不分级煤,也适用于0~13毫米末煤或13~100毫米块煤。
1.2技术资料(见表一) 表一
1 | 入 选 物 料 | 原煤或中间产品 | ||||||||
2 | 入 选 粒 度 | 0~100mm;0~13mm;13~100mm; | ||||||||
3 | 处 理 能 力 | 10~20 t/h·m2 | ||||||||
4 | 跳 汰 频 率 | 30~90 n/min | ||||||||
5 | 筛 面 倾 角 | 矸石段 | 3° | |||||||
中煤段 | 1° | |||||||||
6 | 筛 孔 直 径 | 矸石段 | ф16/ф19mm(倒锥孔) | |||||||
中煤段 | ф13/ф16mm (倒锥孔) | |||||||||
7 | 跳汰面积(米2) | 2、3、6、8、10、12、14、16、18、20、24、36 | ||||||||
8 | 数控气动立式滑阀 | 工作方式 | 数控气动 | |||||||
气缸工作风压 | 0.4~0.6MPa | |||||||||
9 | 自动排料装置 | 排料轮转速 | 0~5 r /min | |||||||
行星摆线针轮减速器 | 交流电机 | 直流电机 | ||||||||
型 号 | BW3322 | 型 号 | Y132S-4 | 型 号 | Z2-42 | |||||
减速比 | 473(43×11) 391(23×17) 289(17×17) | 功 率 | 5.5kw | 功 率 | 4kw | |||||
电 压 | 380V | 电 压 | 220V | |||||||
转速 | 1440/r/min | 转速 | 1500r/min | |||||||
10 | 配 用 鼓 风 机 | 风 量 | ≥7m3/min·m2 | |||||||
风 压 | ≥0.035MPa | |||||||||
11 | 配 用 压 风 机 | 风 量 | ≤1.2 m3/min | |||||||
风 压 | 0.7MPa |
1.3跳汰机工作原理
跳汰机是通过风阀控制水流周期性上下脉动,原煤在脉动水流作用下主要按密度进行分层,然后通过排料机构把分好层的物料分离开来,达到分选的目的。
本机通过数控风阀的进、排风使洗水产生脉动。原煤进入跳汰机后,在脉动水流的作用下主要按密度分层,密度大的矸石逐渐下沉至最底层,密度适中的中煤分布在中间层,而密度较小的精煤分布在上层。分层后位于底层的矸石进入第一段排料仓内经排料叶轮排出。中煤和精煤随脉动水流进入跳汰机第二段继续进行分选,分层后位于底层的中煤进入第二段排料仓内经排料叶轮排出。还有一部分小颗粒的矸石和中煤通过透筛排出。位于上层的精煤通过精煤溢流口溢出。
第二章 结构简介
![]() |
本机主要由风阀系统、机体、排料装置、控制柜组成,(见图1)。为适应工艺布置的需要,跳汰机设计有左、右两种安装形式。顺煤流方向看,风阀在机体左侧者为左装,风阀在机体右侧者为右装
图1
2.1风阀系统
本机风阀系统采用数控气动风阀,它供给风室0.035~0.04Mpa的低压风。工作原理如下:(见图二)
![]() |
由压风机输入的高压风(1)经气源三联体(2、3、4)过滤、油雾化后,通过调压阀(5)进入电磁阀(6)。电磁阀断电时,高压风进入气缸(7)活塞下腔,将其顶起。连接在活塞杆端部的阀芯(8)随之上行,将阀套(9)口封住。电磁阀通电时,高压风进入活塞上腔,将其压下,阀芯下行阀套口打开。每个空气室都由进、排气两个阀控制,进气阀位于进气风箱内,它打开时低压风进入空气室。排气阀位于排气风箱内,它打开时风从空气室排出。进气阀与排气阀交替动作控制洗水脉动。电磁阀的开关时间和动作频率由电脑数控系统给定。跳汰司机可根据需要任意调整跳汰周期和频率。风箱下部的进(排)气管上设有蝶阀,可以调节进(排)风量的大小。调整蝶阀应注意蝶阀间开口比例及配合要合适,做到床层振幅适当,进气时不翻花,排气时不带水。
1) 风箱结构
风箱结构如图三所示。跳汰机矸石段、中煤段都有进气、排气两个风阀。进气风阀放在低压风区内,它打开时将配气室与低压风区连通,低压风经配气室进入空气室。排气风阀放在排气区内,它打开时将配气室与排气区连通,风从空气室经配气室进入排气区排出。两阀交替动作控制洗水脉动。
![]() |
2)集中过滤加油装置(图四)
图 四
序号 | 名 称 | 序号 | 名 称 | 序号 | 名 称 | 序号 | 名 称 |
1 | 滤气器阀体 | 6 | 喷水阀口 | 11 | 调压弹簧 | 16 | 油雾器阀体 |
2 | 旋风叶 | 7 | 调压气腔 | 12 | 膜 片 | 17 | 导气孔 |
3 | O型圈 | 8 | 阀 杆 | 13 | 调压阀口 | 18 | 油 杯 |
4 | 存水杯 | 9 | 平衡弹簧 | 14 | 视 油 窗 | 19 | 吸油管 |
5 | 滤 芯 | 10 | 调压手柄 | 15 | 滴 油 管 | 20 |
a.工作原理:压缩空气从输入口进入旋风叶(2)沿切线方向产生强烈旋转,夹杂在气体中的水珠和杂质获得较大的离心力,并高速与水杯内壁碰撞,从气体中分离出来,凝聚于水杯里。压缩空气最后流经中间的滤芯(5)时,灰尘被拦截,经过两次净化后,洁净的压缩空气进入调压阀。
当顺时针旋调压阀手柄(10),经过压缩弹簧(11)推动膜片(12),带动阀杆(8)下移,便有气流输出。输出的气流进入气腔(9),在膜片上产生一个推力,这个推力总是力图把阀口关小,使输出压力下降,当作用在膜片上的推力与弹簧的作用力平衡后,便形成一定的稳定压力从输出口输出,进入油雾器。
气流进入油雾器,有一部分从导气孔(17)进入存油杯(19),油面受压,压力将油压入油管(18),从视油窗(14)里的滴油管(15)中滴下,主气流通过时,把油滴引射出来,经雾化后,进入电磁阀,控制气缸运动。
b、使用与维护
(1)过滤器水杯的污水要及时放掉,水位不得高于滤芯底部,滤芯要定期清洗或更换,以免被赃物堵塞后影响气流通过。
(2)调压阀旋钮顺时针旋为升压,逆时针旋为降压。压力表指针读数为输出压力(通常调到0.4Mpa)。有高压风时,若要对电磁阀、气缸或风阀进行检修,可将调压阀的输出压力调到0,检修完后再调到原来的压力。
(3)油雾器油杯的油面要适当,不应超过油杯上端,不低于吸油管下端。滴油频率调到每分钟2-3滴左右。
(4)定期对三联体进行拆洗和检修,发现问题及时处理。
3)电磁阀(图五)
a.工作原理:
当电磁阀失电时,气源从P腔经中间一小孔并分成两条气路,一路到小活塞腔作用在小活塞有效面积上加在阀杆左端,形成一个向右的作用力;另一路被电磁铁(动铁芯)切断,阀杆稳定地推向右端,形成P-B、A-O不通,P-A、B-O相通。
序号 | 名 称 | 序号 | 名 称 |
1 | 阀 座 | 4 | 大活塞组件 |
2 | 小活塞组件 | 5 | 动铁芯组件 |
3 | 阀 杆 | 6 | 静铁芯组件 |
当电磁阀得电时,动铁芯(5)被向右吸合。从而连通了通向大活塞腔的气路,形成一个向左的作用力,和小活塞向右的推力比较,显然右边力大。阀杆左移,形成P-B、A-O相通,P-A、B-O不通。
阀体标记“P”为气源进气口,“A”“B”为输出口,“O”为排气口。
b.使用与维护
(1)在通气使用前必须先试通电,当通电时,可以清晰地听到动铁芯的吸合声,即可以投入使用。否则,如线路通畅而无吸合声,则可能是动铁芯被卡死,这样容易烧毁线圈。
(2)可能出现的故障及排除方法
序号 | 故 障 现 象 | 故 障 原 因 | 排 除 方 法 |
1 | 电磁阀通电后无吸合声 | 接线接触不良或线圈断线。 | 正确接线,更换线圈。 |
2 | 电磁阀有嗡嗡声 | 动铁芯、静铁芯间有杂物或生锈,动铁芯的下密封垫不平,电压低于允许值 | 清洗动铁芯、静铁芯,修理或更换密封垫,调整电压。 |
3 | 电磁阀放气孔漏气太大 | 动铁芯下密封垫或上密封垫损坏。 | 更换密封垫。 |
4 | 换向不灵和排气口不断排气 | 气源压力低于额定值,孔道堵塞,密封圈损坏,气缸密封圈损坏,使A、B腔不通。 | 检查气源管道是否漏气,疏通排气管道,更换密封环或检查气缸,更换相应密封圈。 |
4)缓冲气缸(图五)
![]() |
序号 | 名 称 | 序号 | 名 称 | 序号 | 名 称 |
1 | 活塞杆 | 7 | 后 盖 | 13 | 螺 母 |
2 | 防尘、密封圈组件 | 8 | O形圈 | 14 | YX密封圈 |
3 | 前 盖 | 9 | 拉 杆 | 15 | 活 塞 |
4 | 缸 筒 | 10 | 螺 母 | 16 | O形圈 |
5 | 缓冲杆 | 11 | 单向阀 | 17 | 防尘圈 |
6 | YX密封圈 | 12 | 针 阀 | 18 |
a)工作原理
当高压气体进入活塞左腔时,使活塞(6)向右移动,这时右腔排气,反之,则逆向运动。当活塞运动接近内行程末端时,缓冲杆(6)首先到达端盖,缓冲腔封闭主气路,气缸中剩余气体仅通过针阀泻出于是这剩余气体因受压缩而增压,此压力对对活塞形成反作用力,使运动度骤然减慢,产生缓冲作用。缓冲作用的大小可用针阀(13)调节,针阀向进旋时,增加缓冲量,反之,减少缓冲量。单向阀(12)在进气时开启,排气时关闭,以增大流通和受压面积,以利于活塞迅速启动。缓冲作用的目的是防止气缸在运动末端产生机械碰撞。缓冲量越大,活塞行程越小,反之越大。
b)使用与维护
(1)保证气缸在润滑状态下使用,以减少运动阻力。
(2)气缸内的密封圈经常使用会因老化或受磨损而失去密封作用,如发现此现象时,要及时更换,并注意YX 密封圈要按正确的方向放置。防止有异物进入气缸,使密封圈损伤。紧固拉杆要均衡,免使端盖与缸筒接触歪斜或活塞杆与导套产生不同心。
(3)在使用中如气缸发出撞击声,要及时打开气缸,检查密封圈有无损坏,如有损坏要及时更换.
注意:气缸、阀芯、阀套三件组装时,必须保证同心。组装后用手反复推拉,转动阀芯,阀芯在阀套内要灵活滑动。
2.2机体
机体由跳汰格室、上围板、连接钢管和排料端等组成。共有5个跳汰格室,每个格室下方的导流板收口为漏斗形,即组成单格室漏斗形机体。前两个格室为矸石段,后三个格室为中煤段。各格室之间用螺栓联接起来。每个跳汰格室内,设有一个风室,各风室通过风管、调节蝶阀与风箱相连,风室的上方安装有筛板,下方设有补充水管,水管通过分水管、阀门与总水管相连,在补充水管上沿机体全宽度方向上开有槽口,使补充水进入。
机体设有中煤和矸石两个排料端,排料端内设有排料轮,在排料轮的前后都设置了检修口,以便检修。
连接钢管两端分别与排料端和格室漏斗底口焊接。透筛物料沿钢管流入排料端。
2.3排料装置
本机的排料装置由浮标装置、活动溢流堤、驱动装置及排料叶轮等组成。
浮标的作用是用来检测物料床层的厚度,并将检测值通过传感器送入自动排料控制柜,控制排料轮电机转速。
活动溢流堤用来控制底部床层厚度,由手轮、闸板等组成。通过转动手轮,闸板可在0~150毫米高度范围内灵活调节。
第三章 安装
3.1机械安装
1、找平跳汰机支撑梁支撑平面;
2、先将上机体中的五个跳汰格室按顺序安装在平整好的基础上,位置找正,上沿线找平;然后联接各部件;将各室间的对接缝焊严;
3、安装进料端、侧板1、侧板2及出料端,各对接缝间用10mm橡胶板密封(或焊接密封);
4、安装矸石排料端、中煤排料端,对接缝间用10mm橡胶板密封;
5、安装6条联接钢管,将其两端分别与格室底口和矸石、中煤排料端焊接牢固;
6、安装轴承座和驱动装置,保证同轴良好,盘动排料轮,没有卡阻现象;
7、安装风管,对接缝间用橡胶垫密封;
8、安装分水管、闸阀、总水管,对接缝间用橡胶垫密封;
9、安装蝶阀、风箱,对接缝间用橡胶垫密封;
10、依次安装走台板1至走台板8,找正位置后,和机体焊接在一起;
![]() |
11、安装集中过滤加油装置,其系统图如下:首先将三联体(过滤器、减压阀、油雾器)与风箱高压风管连接,将油箱置于风箱之上靠近三联体处,用高压塑料管连接油箱和油雾器,将油箱焊接到风箱上。
集中过滤加油装置系统图
12、安装浮标装置。
1)、浮标安装
![]() |
安装时如下图,找正浮标装置的位置后,将浮标焊接在横向走台板上,保持浮标顺煤流方向及对水平的垂直。
调整浮标的点为距离筛板50-100 mm(通过改变调整套螺栓的位置)。一般情况下,一段调为50mm,二段调为100mm。
2)、传感器安装
按照机械图将磁铁、传感器安装在浮标装置上。
3.2电气安装
1、安装控制柜
1)、控制柜应安装在跳汰机旁,以便于操作;
2)、控制柜要注意防尘、防水;建议做一操作室;
3)、按接线图将控制柜进线接好。
2、风阀系统
1)、将穿线管置于风箱之上电磁阀旁边,总接线端子在跳汰机排料端,总接线端子与控制柜风阀端子相连;
2)、用插头将电磁阀线圈与穿线管插孔对应相连;
3、排料系统
1) 按接线图给矸石段和中煤段电机接线;
2) 按接线图给矸石段和中煤段传感器接线。
第四章 试 车
4.1 开车前的准备
1)、给排料驱动装置减速机注入润滑油;
2)、给排料轮轴承座加润滑脂;
3)、给集中过滤加油装置油箱加润滑油;打开油箱球阀向油雾器注油;注油量不超过油雾器油位上限(油雾器上有标示);
4)、清除筛板上杂物,确认筛板固定可靠;
5)、确认电气接线正确、可靠;
4.2 试运风阀
1)、给控制柜上电,启动电磁阀,确认各电磁阀吸合准确有力,不紊乱,关闭电磁阀;
2)、关闭电磁阀前的球阀,打开高压风放风阀门,启动压风机,将高压风管清除干净;
3)、打开电磁阀前的球阀,关闭高压风放风阀门;高压风进入气缸,确认各滑动风阀处于关闭状态;
4)、启动电磁阀,滑动风阀开始工作;调整减压阀,使高压风为0.3—0.4Mp;调整油雾器给油量,大约1分钟3—4滴;调整气缸缓冲,使风阀动作迅速,且不撞缸;连续运转4小时,观察风阀系统工作状态;
4.3 试运排料装置
1)、盘动排料轮,应轻松自如;如有卡阻现象,应进行调整;
![]() |
2)、短时启动排料装置,确认排料轮转向的正确性;排料轮转向如下图所示:如反向,调整电机接线。
排料轮转向示意图
3)、启动排料装置,连续运转4小时,注意电机温升;
4.4 传感器调试
1)、启动滑动风阀及排料装置;
2)、调方向:缓慢提起浮标,观察控制柜排料控制单元(“一段排料”、“二段排料”)中“输入”的变化趋势,应为增大趋势,否则调换传感器电位器两极接线;
3)、调零:将浮标置于点位置,调整传感器与传动机构的相对位置(角度),使排料控制单元“输入”略大于0。
4.5 试水
1)、调整水闸门开度,五个分水闸门开度自跳汰机给料端至排料段依次减小;
2)、打开总水门向跳汰机内注水;观察排料轮盘根是否漏水,如漏水请压紧盘根盖;观察跳汰机结合面是否漏水,如漏水应紧固螺栓。
4.6 试风
1)、打开总水门向跳汰机内注水;
2)、启动电磁阀和压风机,风阀系统开始工作;
3)、调整蝶阀开度,五个蝶阀暂时开到30°;
4)、启动鼓风机,打开总风门;调整风阀周期、蝶阀开度,直至跳汰机内不翻花、风阀排风不带水、跳汰机内水流基本平稳;注意观察跳汰机空气室是否漏风,如漏风应进行补焊。
4.7 带煤试验
1)、打开总水门向跳汰机内注水;
2)、启动电磁阀和压风机,风阀系统开始工作;
3)、打开总风门,调整风阀周期、频率、蝶阀开度,直至跳汰机内不翻花、风阀排风不带水、跳汰机内水流基本平稳;
4)、启动跳汰机排料装置,先置于手动状态,暂不排料;
5)、启动给煤机,开始带煤试验;
6)、铺床层时为减小透筛损失,应采用高频低振幅跳汰方式;
7)、床层铺好后,由有一定经验的洗煤司机或技术人员调整给煤量、风阀周期、风蝶阀开度、水蝶阀开度,调整好床层状态,便于原煤主要按密度分层;
8)、采用手动排料,控制产品质量;
9)、调整浮标配重,使浮标的位置能反映重产物厚度的变化。
10)、待排料基本稳定后,修改自动排料参数,投入自动。
第五章 常见故障及维护
序号 | 出现的问题 | 排除方法 |
1 | 气动风阀不动作 | 首先检查电磁阀和气缸是否正常工作, 其次,检查风阀阀芯是否脱落,或有卡死现象,如有损坏及时更换。 |
2 | 如有阀芯偏心而摩擦,阀芯出现运行困难时 | 注意把气缸与阀套连结的螺栓松开,找正后,再把螺栓拧紧。
|
3 | 气源三联体中滤芯不通气 | 是由于杂质堵塞,应更换滤芯。 |
4 | 减压阀不起作用 | 由于内部零件失效。 |
5 | 油雾器不滴油 | 可能是由于吸油管或油路堵塞,应及时检修或更换三联体。 |
6 | 电磁阀不动、线圈烧毁或电气线路故障、动铁芯不动作、密封圈损坏或气路不通 | 应及时检修或更换。
|
7 | 缓冲气缸有碰撞声 | 是由于缓冲量调的大小或密封件失效,应及时调整缓冲量或更换密封圈。 |
8 | 浮标不动,浮标连杆的铰链或轴承有卡阻现象 | 应及时更换铰链或轴承。 |
9 | 排料轮两端的密封圈经过较长时间的磨损而漏水时 | 可将压盖向里调,将密封圈压紧,若无效,则需更换密封圈。 |